2024-05-16 19:22:34 | 优佳网
202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9.6%。
202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9.6%,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全国共有高等学校3013所。其中,普通本科学校1239所(含独立学院164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32所;高职(专科)学校1489所;成人高等学校253所。另有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机构234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655万人,比上年增加225万人。
全国普通、职业本专科共招生1014.54万人,比上年增长6.11%。其中,普通本科招生467.94万人,比上年增长5.25%。职业本科招生7.63万人,比上年增长84.39%。高职(专科)招生538.98万人,另有五年制高职转入专科招生54.29万人。
入学率提高的优点
1、能够给孩子们一个合适的成长时间
初中生毕业才15岁左右,尤其很多男孩子发育懂事迟,有就是家长俗称的开窍晚,初中就分流出去了,没有机会接受高中阶段的学习,可能有一部分潜力还没有被发掘!通过近几年的高考来看,有不少中考成绩不好的男生,高中三年慢慢追上来了,有的转变还很大,成绩很好,最后通过高考能够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
2、分流太早不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
初中毕业上不了普通高中,绝大部分只有两条路可走:一个是读职高。说到读职高,还有很大比率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去读。究其根本,是怕被带坏。进入技校和职高的学生一般都是成绩一般的学生,那么就意味着职高和技校的学习氛围很一般,很多家长也是担心学生不仅“手艺”没有学到,连学业恐怕都没有办法完成。
正所谓“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另一个是走上社会。初中毕业的孩子才十四五岁,这时候就让孩子去学一门手艺,然后让他(她)踏上社会就业,他(她)能懂个啥呢?时代在飞速进步,再也不是以前“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的日子。
3、能够减缓家长的焦虑和教育内卷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双减”政策的实施,有效减轻了孩子们的学习负担。但家长们的焦虑依然还存在,毕竟面对中考5:5的普职分流,众多家长不可能熟视无睹,更不可能无动于衷。
很少有家长愿意孩子早早地就被分流到职高,哪怕孩子属实平庸,家长们还是希望至少读完高中,再去决定人生,而不是初中一毕业就去职高。将普高入学率提升至80%,不仅满足现代产业对技术工人的更高要求,也能直接减少家长对子女升学的焦虑,防止“内卷”。
大约在1%到2%之间
以2021年为例。2021年,全国共有182519名考生凭自己的实力付出幸运地考入了 985大学 ,占全国考生总人数的1.69%。而对211来看,全国更是有520434名考生苦心人天不负地考入了 211大学 ,占全国考生总人数的4.83%。大约在5%左右。我们单看这个百分比数据,就可以看得出我国高考真的是竞争激烈,真所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百个考生才不到2个考生能够考入985大学,一百个考生才不到5个考生能够考入211大学。这意味着有更多的学生只能去非985和非211的大学,甚至专科,或者连专科都考不上。
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 985工程 大学”一期建设率先在北京大学和 清华大学 开始实施,实施“985工程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作出的重大决策。
但在2016年06月23日,教育部官网发布文件,宣布382份 规范性文件 失效,包含《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等“985”“211”工程以及重点、优势学科建设的相关文件。
“ 211工程 大学”,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
“211工程”是 新中国成立 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 中国政府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 中华民族 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
985全省录取占比
211全国录取占比
关于高考投档比例是多少问题的回答如下
高考投档比例一般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投档比例不超过110%,而顺序志愿的省份一般为120%,目前大多数省份都已经实行了平行志愿。教育部规定普通高校的招生投档比例一般不得超过120%。
投档比例、投档数,各批次的投档比例概念
1、当考生的高考总分(高考成绩与公示性加分分值的总和)达到某科类某批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以后,考虑到高校对招收考生的录取专业匹配问题,允许高校调阅超过计划数一定数量的考生档室,调阅数与计划数之比就是投档比例。
2、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由高校根据本校公布计划数和生源情况在100%-105%之间自主确定该校的投档比例。投档比例乘以招生高校某科类某批次公布的招生计划数即为该校某科类某批次的投档数。若计算后投档数产生小数点,则按四舍五入计算到个位数。
3、不实行平行志愿的本科提前批原则上按院校招生计划的120%投档。军事、公安院校(专业)按政审、面试体检合格名单从高分到低分投档。
艺术、体育类专业,文化考试成绩和专业考试成绩都在确定的资格线上的考生全部投档至其所报考的第一志愿院校,由各招生高校根提事先公布的《招生音程》将专业考试成绩和文化考试成结按一定比例合成后排序录取。
实际情况
虽说投档按比例投,但是并非是死板的。一所学校按投档比例为1:1.2。意思是,招100个人,投120份档案到该学校。按照筛选退掉后面20个人档案。这样的做法未免太冷漠,也是对学生的不尊重。
部分学校比例为1:1~1:1.05之间。部分会有1:1.2(而且是相对要求高的军校)。实际上,这些招生方式有其灵活性,学校招生不会无缘无故,退掉一个分数达到要求,健康状况良好,又填了服从调剂的人。就算你是120%里面的那靠后的20%,也会在最后录取你。
一些生源比较差的学校,也是如此,比方他计划招70个人,可惜最终可能只招到60个人。那该怎么办呢,他们的措施是提高投档比例,本来比例可能是1:1.05,后来改成1:1.2那样的好处就是增加了投档的人数。
以上就是优佳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优佳网。什么是高考投档比例?简单来说就是本来只录取100个人,但是投递了105个人的档案,这样学校和学生更具有选择性。按规定,部属或外省属高校按其自行确定的投档比例投档,没有调整投档比例的,按其公布招生计划的100%投档;本科一批、二批中的省属高校统一按公布招生计划的105%投档。投档比例105的原因:教育部规定院校的调档比例不能超过120%,一般院校会以105%的比例调档,是因为要完成
高校提档时: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请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招100个考生,最多调档105个,也就是说最多只有5个考生不被录取。平行志愿录取时,各个志愿对于录取学校有同等的效率,都相当于第一志愿。如果不够第一志愿学校的提档线,就看第二志愿学校的提档线,直到找到一个志愿的提档线不高于你的分数,就把档案放到这个学校。学校的提档线指这个学校录
2023辽宁高考各校投档线2023辽宁高考各校投档线如下:历史科目类:特殊类型495分,本科404分,专科150分;物理科目类:特殊类型494分,本科360分,专科150分。资料扩展:辽宁省,简称“辽”,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而得其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沈阳市;位于东北地区南部,南濒黄海、渤海二海,西南与河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东北与吉林
江西专科各院校分数线2023江西专科各院校分数线2023如下:江西普通高职(专科)200、三校生专科200。九江职业技术学院,代码(8513)文科391分,最低投档位次25951,理科390分,最低投档位次34778。江西卫生职业学院,代码(8645)文科385分,最低位次31072,理科387分,最低位次39310,九江职业大学代码(8625)文科379分,最低位次
2023年宁夏高考投档线2023年宁夏高考投档线如下:文史类:(含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军事类、公安类院校或专业),第一批本科院校录取控制分数线488分,第二批本科院校录取控制分数线421分;高职(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150分。理工类:(含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军事类、公安类院校或专业),第一批本科院校录取控制分数线397
一本大学的录取比例是多少一般来说,各省一本录取人数代表了该省接受优质高校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上海的5.1万考生中,有3.56万人,一本录取率超过了50%!这是最吓人的!一半的考生都能考上本科,教育还是很拼命的。其次是北京市,大概有42.3%。当然这两地一本录取率较高主要是高考人数比较少、山东省今年高考中本科一本和二本进行合并,所以也导致一本的录取率比较高。
2023专科投档线河北2023专科投档线河北如下:2022年:首选历史专科线:200分,首选物理专科线:200分。2021年:首选历史专科线:200分,首选物理专科线:200分。2020年:文科专科线:200分,理科专科线:200分。什么是投档线:投档分数线全称院校投档分数线,也称调档线或提档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
2024年单招新政策河北预计2024年河北单招新政策如下:1、取消折分。普高生不再使用学考成绩折分,而是根据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考试成绩综合评定录取。命题方式:文化素质考试采用全省统一命题,而职业技能考试仍然由各牵头院校分别命题。考生需要认真备考,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政策的要求。2、计划分开。招生计划将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和面向中职毕业生分开编制,更加注重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选拔
2024-03-18 08:03:28
2023-12-29 04:00:27
2023-12-28 11:01:07
2023-12-28 10:41:08
2023-12-27 01:57:43
2023-12-26 16:5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