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生报考 > 正文

2024高考六个平行志愿填报技巧 有哪些填报注意事项

2025-05-26 15:56:01 | 优佳网

今天优佳网小编整理了2024高考六个平行志愿填报技巧 有哪些填报注意事项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2024高考六个平行志愿填报技巧 有哪些填报注意事项

2024高考六个平行志愿填报技巧 有哪些填报注意事项

2024高考六个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如下

  1. 梯度填报

    • 既要“冲一冲”,填报有希望够得着的理想学校。
    • 也要“稳一稳”,填报与自己成绩相当的学校。
    • 更要“保一保”,填报比自己成绩稍低的学校,确保有学校可以保底。
  2. 志愿排序

    • 将最想就读的学校填在靠前的位置,因为计算机检索、投档是按照志愿顺序进行的。

填报注意事项如下

  1. 慎重选择“是否服从调剂”

    • 如选择服从专业调剂,会增加被院校录取的机率,但也可能被调剂到不满意的专业。
    • 如选择不服从调剂,则可能因专业分数不够而被退档,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的录取。
  2. 避免全部填报同一层次学校

    • 分数没有绝对优势的考生,不要将6个院校志愿全部填为同一层次的学校,以免因填报不当而落榜。

综上所述 ,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时,应综合考虑自身成绩、学校实力、专业兴趣等因素,合理搭配志愿梯度,慎重选择是否服从调剂,并避免全部填报同一层次的学校,以提高录取机会。 优佳网

2024高考六个平行志愿填报技巧 有哪些填报注意事项

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及填报技巧是什么

平行志愿是指考生可以填报若干个平行但有逻辑顺序的院校志愿。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原则进行录取。
高考平行志愿怎么录取
如果某考生填了A、B、C、D、E、F等6个平行志愿,A、B、C等是有顺序的,最想上的学校就填最前面,录取时首先将考生档案投到A学校,如成绩不够,则将考生档案投到B学校,若符合B院校的投档条件,就不再向CDEF院校投档,以此类推。

一般来说,平行志愿填报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原则:
冲一冲:把有希望够得着的理想学校作为AB志愿。
稳一稳:把与自己成绩“门当户对”的学校作为CD志愿。

保一保:把比自己成绩稍低点的学校作为EF志愿。

不过,要注意的是,“冲一冲”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乱冲,当然其中一个乱冲也无妨。
高考平行志愿怎么填
合理组合院校志愿。不宜全部填报高分段院校,也不必全部填报低分段院校。考生可以根据自己高考成绩、个人兴趣爱好、身体条件等因素,在有可能被录取的院校范围中,合理、有序组合院校志愿。
同时各志愿间要拉开梯度,如果考生定位不准确,一味追求最理想的高校,志愿填报过高(比如多个平行院校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就可能导致所填报的几个院校志愿全部落空。
积极慎重的选择“服从调剂”,平行志愿投档录取中,如考生因专业不服从调剂被退档,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的录取。因此,如选择服从专业调剂,会增加被院校录取的机率,但也有可能会被调剂到不满意的专业。考生要根据自身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来选择专业是否服从调剂。

平行志愿填报技巧有哪些

优佳网(https://www.cyjyxxw.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平行志愿填报技巧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平行志愿填报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不要简单以分数线为依据

    • 注意高考排名 :在填报志愿时,不要仅仅依据分数线的简单加减法,而应更注重自己的高考排名,以此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志愿。
  2. 勇于尝试,搏一搏

    • 填报稍高于分数的大学 :在志愿组的前面几个志愿中,可以填报往年录取分数最低分稍微高于自己高考成绩,但自己又比较喜欢的大学,尝试争取更好的机会。
  3. 稳妥填报,避免风险

    • 选择录取成功率大的大学 :在志愿组的中间志愿中,应填报往年录取分数最低分与自己高考成绩相近,且录取成功率较大的大学,以确保有较为稳妥的选择。
  4. 保守填报,降低风险

    • 选择低分和冷门高校 :在志愿组的后面志愿中,要填报往年录取分数最低分比自己高考成绩低的大学,以及填报人数较少的高校,以降低未被录取的风险。
  5. 充分利用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

    • 扩大选择范围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可以扩大考生的选择范围,考生应充分利用这一模式,选择更多的志愿,以增加录取机会。
  6. 了解平行志愿的益处

    • 生源素质均衡和录取公平公正 :平行志愿不仅有利于高校录取工作的进行,使生源素质更加均衡,还提高了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性,考生应充分了解并善加利用这一制度。

以上就是优佳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4高考六个平行志愿填报技巧 有哪些填报注意事项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优佳网:www.cyjyxxw.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2024高考六个平行志愿填报技巧 有哪些填报注意事项”相关推荐
新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有哪些?
新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有哪些?

新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有哪些?新高考由于考生选考科目不同,高校对选考科目的要求也不同,高考改革省份考生在选专业前应尽早了解所在省市发布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如果你已有了心仪的院校,可以从学校入手。如果以专业为目标来划定院校范围,则要注意相同专业在不同高校可能会有不同选考要求。如A大学经济学类专业选考科目要求,考生需选考物理或化学其中一门才可报考,而B大学经济学类专业不限选考科目要求。另外,有些

2024-12-02 05:02:34
艺考志愿填报有哪些注意事项?
艺考志愿填报有哪些注意事项?

艺考志愿填报有哪些注意事项?艺术类专业是许多同学们步入大学的一种选择,而艺术类专业的志愿填报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艺术类专业的志愿填报不同于其他专业,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加综合和具体。在填报艺术类专业的志愿时,同学们需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学术成绩和职业规划等多个方面因素。接下来将从学科选择、院校选择、专业特长和职业规划等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艺术类专业的志愿填报注

2024-09-24 23:04:52
高考志愿如何填报,有哪些注意事项?
高考志愿如何填报,有哪些注意事项?

高考志愿如何填报,有哪些注意事项?你好,我整理了高考志愿填报时应特别注意的六个事项,供大家参考!1、牢记位次第一原则不要只看分数,最重要的是位次!平行志愿是按照一分一段表中的位次实现“分数优先”原则的。往年和今年的一分一段表一定要拿到,了解自己在全省(市、自治区)的位次。此外还需要知道目标院校的最低位次,评估自己被录取的概率。2、合理运用“冲、稳、保”挑选

2024-08-13 15:17:07
2024高考征集志愿什么时间填报 有哪些填报注意事项
2024高考征集志愿什么时间填报 有哪些填报注意事项

报考时间一般几天报考时间一般3-4天。高考志愿填报的时间从开始到结束大约持续3-4天左右。高考报志愿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提前批、本科批和专科批,其中提前批最早进行,一般是在六月底报考,本科批一般在七月上旬完成报考,专科批最晚,基本要在七月中下旬完成报考。高考志愿要做到填得好、报得巧,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是拿不下来的。报考注意事项:1、不要错过规定填报时间。考生未在规定

2024-10-13 00:03:38
达州市成人高考志愿填报有哪些注意事项?
达州市成人高考志愿填报有哪些注意事项?

达州市成人高考志愿填报有哪些注意事项?想要报考成人高考的考生,一定要详细了解成人高考填报志愿注意事项,以免因为志愿填报错误而影响自己的录取。1.考生在报名的同时填报成人高考志愿填报。每位考生可填报2所学校志愿,每所学校可选报2个专业志愿,但不得兼报考试科目设置不同的科类和专业。报考高起本的考生,可以兼报相关科类的高起专志愿。考生在报名时,须了解市成人高校招生的有关规定;阅读学校的招生计划

2024-07-19 23:10:29
通化市成人高考填报志愿有哪些注意事项?
通化市成人高考填报志愿有哪些注意事项?

通化市成人高考填报志愿有哪些注意事项?1.填报志愿与网上报名同时进行。2.吉林省教育考试院在“吉林省成人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网上报名系统”公布在我省招生的院校及招生专业目录,供考生填报志愿时选择。3.报考志愿分两栏。第一栏为本科志愿(高起本和专升本)栏,第二栏为专科志愿栏。考生可按顺序填报两个本科志愿和两个专科志愿。一个学校志愿栏内限报一个专业志愿。4.本科志愿栏第一志愿报高起本

2024-10-31 11:43:50
高考成绩发榜后的志愿填报有哪些注意事项?
高考成绩发榜后的志愿填报有哪些注意事项?

高考成绩发榜后的志愿填报有哪些注意事项?高考成绩发榜,随之而来的就是高考志愿填报工作。一、在哪里可以了解高考成绩、志愿填报时间和方式、各高校招生计划、往年录取参考等志愿填报权威信息?考生可按照本省(区、市)公布的高考成绩发布时间,及时通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考试机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权威渠道查询高考成绩。各省(区、市)在发布高考成绩的同时,一般会公布志愿填报时间、方式和办法,并

2024-07-17 13:04:33
高考志愿填报的正确步骤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高考志愿填报的正确步骤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高考志愿填报的正确步骤及注意事项有哪些?高考志愿填报是每个考生都要面对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以下是高考志愿填报的正确步骤及注意事项:1.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在填报志愿之前,考生应该对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可以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实习或者与老师、家长、同学交流来获得。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有助于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

2024-09-02 09:3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