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河北师范公费师范生招生条件 河北省公费师范生政策

2025-06-26 20:04:22 | 优佳网

今天优佳网小编整理了河北师范公费师范生招生条件 河北省公费师范生政策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河北师范公费师范生招生条件 河北省公费师范生政策

河北师范公费师范生招生条件

在参加普通高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考生中,实行提前批次录取,择优选拔热爱教育事业,有志于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本科层次考生。

在教育厅的指导下,河北师范大学将制定培养方案,确保公费师范生得到全面的专业教育。

完成学业后,学生将参加各项考试考核,成绩合格者将获得毕业证、学位证,并通过教师资格考试,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具备了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条件。

在毕业前,由省教育厅会同省人社厅制定专项招聘方案,并委托培养院校具体组织招聘考试。设区市有关部门及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将按照“择优、就近、急需”的原则落实工作岗位,办理聘用和就业接收手续,签订聘用合同,确保公费师范生能够顺利就业。

河北师范大学将致力于培养高质量的教师,为河北省的教育事业输送优秀人才,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河北省将为公费师范生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和就业环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未来的教育工作者。

河北师范公费师范生招生条件 河北省公费师范生政策

河北省公费师范生政策

2023年河北省公费师范生政策如下:

1、一是大学期间享受免学费、住宿费和补助生活费“两免一补”公费培养政策(由各级财政负担),二是毕业后安排就业、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并保证入编入岗。

2、公费师范生可分为2类:国家公费师范生(中央财政承担费用)和地方公费师范生(地方财政承担费用)。其中,地方公费师范生也可分为2类:省级公费师范生(省财政承担费用)和市级公费师范生(市财政或县财政承担费用)。

3、河北省省级公费师范生是为河北省有需求计划的县(市、区)公费培养中小学教师,由河北师范大学负责,毕业后由相关签约县(市、区)人民政府落实工作岗位,确保其有编有岗,在签约县(区)以下(含县城)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6年以上。

2023年河北省公费师范招生情况

实施范围河北省公费师范生培养任务由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承担。报考条件符合我省当年普通高考报名条件,具有河北省户籍的高中阶段毕业生(含普通高中、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技工学校)均可报考。

考生须按照生源所在地的招生计划报名,同时满足报考院校的相关要求。已录取考生须与定向就业县签约,签订协议时原则上要求本人到场,签字确认。若已录取考生未签订协议,视为放弃录取资格,不予注册学籍。

公费师范生招生计划河北省公费师范生招生计划不分院校,统一排序。招生计划按照培养需求和生源情况,确定各市(含定州、辛集市)招生计划。河北省公费师范生培养任务由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承担。

河北省免费师范生报考条件及要求分数线

优佳网(https://www.cyjyxxw.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河北省免费师范生报考条件及要求分数线的相关内容。

1、报考者必须是河北省户籍,且报考者本人或其父母(或其他直系亲属)在河北省有连续工作、生活满一年以上的记录;
2、报考者必须是高中毕业生,且高中毕业后未参加过其他高等教育;
3、报考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4、报考者必须身体健康,无任何疾病;
5、报考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表现,无违法违纪记录;
6、报考者必须参加河北省定向师范生招生考试,并取得较高的分数;
7、报考者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够胜任师范教育教学工作。 优佳网

拓展:

公费师范生,主要享受两类优惠政策:一是大学期间享受免学费、住宿费和补助生活费“两免一补”公费培养政策(由各级财政负担),二是毕业后安排就业、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并保证入编入岗。

公费师范生可分为2类:国家公费师范生(中央财政承担费用)和地方公费师范生(地方财政承担费用)。其中,地方公费师范生也可分为2类:省级公费师范生(省财政承担费用)和市级公费师范生(市财政或县财政承担费用)。

国家公费师范生由部属6所师范大学培养,毕业后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不限定城镇或农村),公费师范生通过双向选择落实任教学校,至少服务6年。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学生,应到农村学校服务1年。公费师范生在服务期内不得报考全日制研究生,但可以向本科就读大学申请免试攻读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以上,就是优佳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河北师范公费师范生招生条件 河北省公费师范生政策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优佳网:www.cyjyxxw.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河北师范公费师范生招生条件 河北省公费师范生政策”相关推荐
【必看】河南省公费师范,政策变化!(河南省属公费师范生的条件)
【必看】河南省公费师范,政策变化!(河南省属公费师范生的条件)

【必看】河南省公费师范,政策变化!河南省公费师范生政策主要发生了以下变化:招生规模调整:2024年河南省公费师范生计划招生人数由去年的5000人减少至4081人,减少了将近1000个名额。“地方优师”公费师范生项目有所增加,而“学科教师”、“小学教育”、“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项目招生人数均有所下降。招生院校变化:“地方优师”

2025-06-22 08:16:01
河南2025公费师范生政策(郑州幼师公费师范生报考的条件)
河南2025公费师范生政策(郑州幼师公费师范生报考的条件)

河南2025公费师范生政策2025年河南公费师范生政策涵盖招生、报考、录取、政策优惠等多方面。招生规模共2293人,分五类实施。招生规模:分五类共2293人,包括626名“地方优师”本科公费师范生、1414名“学科教师”本科公费师范生、226名“小学教育”本科公费师范生、22名“特殊教育”本科公费师范生、5名“学前教育”专科公费师范生。招生院校:“地方优师”为

2025-06-21 23:48:58
河南2025公费师范生政策 河北省免费师范生报考条件及要求分数线
河南2025公费师范生政策 河北省免费师范生报考条件及要求分数线

河南2025公费师范生政策2025年河南公费师范生政策涵盖招生、报考、录取、政策优惠等多方面。招生规模共2293人,分五类实施。招生规模:分五类共2293人,包括626名“地方优师”本科公费师范生、1414名“学科教师”本科公费师范生、226名“小学教育”本科公费师范生、22名“特殊教育”本科公费师范生、5名“学前教育”专科公费师范生。招生院校:“地方优师”为

2025-06-25 06:59:22
河北师范公费师范生招生条件 河北省免费师范生报考条件及要求分数线
河北师范公费师范生招生条件 河北省免费师范生报考条件及要求分数线

河北公费师范生分数线高还是低河北公费师范生分数线相对较高。以下是关于河北公费师范生分数线的具体说明:本科线要求:2023年河北高考中,考生高考成绩需不低于河北省高考本科线。2022年,河北高考历史类本科线为443分,物理类本科线为430分,这意味着考生至少要在当年河北高考本科线以上才有被录取的机会。具体录取分数:在河北省招收国家公费师范生的大学中,录取

2025-06-26 02:09:30
报河南公费师范生条件 河南省属公费师范生的条件
报河南公费师范生条件 河南省属公费师范生的条件

2024年河南省地方公费师范生招生政策高考志愿填报2024年河南省地方公费师范生招生政策高考志愿填报的关键信息如下:1.招生规模和类别:2024年河南省地方公费师范生计划招生4081人。招生类别分为五类:“地方优师”、本科“学科教师”、“小学教育”、“特殊教育”和专科“学前教育”。2.报考条件:考生需为河南省户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符合教师资格体检标准。有志

2025-06-20 20:47:03
公费师范生条件河北 河北公费师范生分数线高还是低
公费师范生条件河北 河北公费师范生分数线高还是低

河北公费师范生分数线高还是低河北公费师范生分数线相对较高。以下是关于河北公费师范生分数线的具体说明:本科线要求:2023年河北高考中,考生高考成绩需不低于河北省高考本科线。2022年,河北高考历史类本科线为443分,物理类本科线为430分,这意味着考生至少要在当年河北高考本科线以上才有被录取的机会。具体录取分数:在河北省招收国家公费师范生的大学中,录取

2025-06-19 17:19:31
福建省属公费师范生条件 福建省公费师范生政策规定
福建省属公费师范生条件 福建省公费师范生政策规定

福建复合型公费师范生报考条件福建省各位考生想要报考公费师范生的话,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在2023年福建高考中,高考成绩不低于福建省高考本科线。(2022年福建高考历史类本科线为468分,物理类本科线为428分)也就是说各位福建考生,至少要在2023年福建高考本科线以上才有被录取的机会。2、福建考生高考选考科目符合招生学校选科要求。在福建省公费师范生招收中,各学校各专

2025-06-25 22:44:38
河南省定向师范生的报考条件(河南2025公费师范生政策)
河南省定向师范生的报考条件(河南2025公费师范生政策)

河南省定向师范生的报考条件河南省定向师范生的报考条件如下:1、参加高考报名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含往届),需具有本人所在设岗县(市、区)的户籍,方可报考河南省地方公费师范生志愿。2、要求考生思想品德优良,热爱教育事业,立志长期从教,积极投身农村教育和特殊教育。3、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同时要符合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

2025-06-18 16:5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