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4 10:59:50 | 优佳网
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于2002年6月批准,国家教育部2003年确认,由湖南中医药大学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举办高校湖南中医药大学是一所具有80余年办学历史,是湖南省重点建设本科院校,是全国首批设立国家级重点学科的高校,也是首批招收博士研究生、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的中医药院校,现有含浦、东塘两大校区,占地面积1018亩。学校下设19个学院,1个资产经营有限公司,2所直属附属医院,1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现有31个本科专业,涵盖医、理、工、管、文、教等6大学科门类。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国家级及省级特色专业11个,国家级及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6个;国家级及省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一流课程118门;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5个。建有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6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6个,省级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6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7个。
学院现有东塘、湘阴两个校区,东塘校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韶山中路113号,湘阴校区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芙蓉北路湘阴段66号,共享湖南中医药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办学资源,是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学院面向湖南、湖北、广东、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广西、新疆、西藏、重庆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招生计划纳入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招生计划。学院现有在校学生5300余人,13个招生专业,包括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学、药学、中药学、制药工程、市场营销、应用心理学、生物工程、药物制剂,涵盖医、理、管、工等4大学科门类。
学院管理规范,治学严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中医药文化特色鲜明,是省内先进的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本科独立学院。学院以“人本、仁爱、精诚”为理念,以“文明求实、继承创新”为校训,以“医以载道,兼济天下”为办学宗旨,以“质量办学、特色办学、开放办学”为办学思路,以“中医中药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为学科特色,以“术精仁厚,一专多能”为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良好、临床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创新及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做贡献。
学院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院奖学金及各种社会类奖、助学金。新生入学后,经审核办理国家教育部学籍电子注册,在学院规定时间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成绩合格者,颁发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本科学历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学士学位证书。优佳网
近年来,学院学生积极参加了全国《黄帝内经》知识大赛、全国岐黄杯挑战赛、全国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中医药创新学术论文竞赛、大学生创新性课题等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比赛项目,共获得国家级、省级一、二、三等奖奖励200余项。办学以来,学院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一万多名高素质的全日制普通本科中医药毕业生,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中还有一大批学生考上国内知名大学硕士研究生或出国留学。湘杏学院已成为广大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3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557 | 98718 |
2023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76 | 95799 |
2023 | 江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07 | 27909 |
2023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38 | 144640 |
2023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37 | 145733 |
2023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36 | 146814 |
2023 | 湖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51 | 43625 |
2023 | 湖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48 | 45349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21 | 112442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20 | 113425 |
2023 | 广东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26 | 25202 |
2023 | 广东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23 | 26698 |
2023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16 | 90491 |
2023 | 广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04 | 19387 |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2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557 | 98243 |
2022 | 安徽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06 | 33284 |
2022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64 | 127637 |
2022 | 福建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05 | 17355 |
2022 | 福建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96 | 20164 |
2022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81 | 63095 |
2022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78 | 64850 |
2022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66 | 98038 |
2022 | 江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03 | 29878 |
2022 | 湖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88 | 26435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65 | 87749 |
2022 | 湖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94 | 24151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58 | 92648 |
2022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39 | 136556 |
2022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38 | 137701 |
2022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37 | 138733 |
2022 | 湖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71 | 44740 |
2022 | 湖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69 | 46121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16 | 117248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18 | 114489 |
2022 | 广东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10 | 33400 |
2022 | 广东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95 | 45160 |
2022 | 广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91 | 22668 |
2022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385 | 109512 |
2022 | 重庆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88 | 16392 |
2022 | 重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76 | 54758 |
2022 | 新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304 | - |
2022 | 新疆 | 文科 | 本科二批 | 383 | - |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1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551 | 96791 |
2021 | 安徽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44 | 32810 |
2021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65 | 110950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93 | 56719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90 | 58234 |
2021 | 福建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08 | 16602 |
2021 | 福建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04 | 17745 |
2021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58 | 101666 |
2021 | 江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27 | 28901 |
2021 | 湖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26 | 25339 |
2021 | 湖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20 | 27768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76 | 79624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69 | 82969 |
2021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52 | 125294 |
2021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50 | 126959 |
2021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51 | 126154 |
2021 | 湖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80 | 44910 |
2021 | 湖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84 | 42575 |
2021 | 广东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27 | 31416 |
2021 | 广东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25 | 32726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14 | 114874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04 | 128272 |
2021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41 | 70321 |
2021 | 广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90 | 20450 |
2021 | 重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14 | 53059 |
2021 | 重庆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21 | 18619 |
2021 | 新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386 | - |
2021 | 新疆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17 | - |
专业名称 | 学科门类 | 专业类别 | 学制 |
---|---|---|---|
应用心理学 | 理学 | 心理学类 | 四年 |
制药工程 | 工学 | 化工与制药类 | 四年 |
生物工程 | 工学 | 生物工程类 | 四年 |
药物制剂 | 医学 | 药学类 | 四年 |
护理学 | 医学 | 护理学类 | 四年 |
针灸推拿学 | 医学 | 中医学类 | 五年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医学 | 中西医结合类 | 五年 |
市场营销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四年 |
中医学 | 医学 | 中医学类 | 五年 |
中药学 | 医学 | 中药学类 | 四年 |
药学 | 医学 | 药学类 | 四年 |
医学影像技术 | 医学 | 医学技术类 | 四年 |
康复治疗学 | 医学 | 医学技术类 | 四年 |
一、南京中医药大学怎么样南京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A类),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学校是全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为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培养输送了第一批师资、编撰了第一套教材、制订了第一版教学大纲,为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模式的确立和推广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被誉为“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学校拥有仙林、汉中门、
一、上海中医药大学怎么样上海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6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是教育部与地方政府“部市共建”的中医药院校,也是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学校位于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科研教育区内,占地500余亩,教学设施齐全、环境优美。作为地处张江科学城核心板块的高校,以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对接服务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己任,利用已有的学科和综合优势,勇担深化
一、辽宁中医药大学怎么样辽宁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8年,时称“辽宁中医学院”,是经辽宁省委批准,由辽宁省中医进修学校(成立于1955年)、辽宁省中医医院(成立于1956年)合并成立的辽宁省唯一一所中医药高等院校。经教育部批准,2006年更名为“辽宁中医药大学”,经辽宁省批准,2013年增具“辽宁省中医药科学院”名称,2017年牵头共建“辽宁省中医药健康产业校企联盟”,2019年牵头共建“辽宁省
一、浙江中医药大学怎么样浙江中医药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始创于1953年6月,时名为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6月成立浙江中医学院,校址位于杭州市庆春街原浙江大学旧址;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3月整体迁至杭州市滨江高教园区办学;2006年2月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9月富春校区(滨江学院迁建工程)投入使用,
一、山东中医药大学怎么样山东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1981年成为山东省重点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院校、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省级文明校园、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学校在省属高校中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最多,首批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权,首批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承
一、成都中医药大学怎么样成都中医药大学建校于1956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原名成都中医学院,1995年更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历经60余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药健康相关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国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占地面积约1800亩,拥有19个学院、38
一、北京中医药大学怎么样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管理,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共建。学校现任党委书记王瑶琪,校长徐安龙。北京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6年,前身为北京中医学院,是国务院批准最早创办的高等中医药院校。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93年,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1996年,入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
一、安徽中医药大学怎么样安徽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9年,其前身为1952年创立的安徽省中医进修班。1959年,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中医学院。1970年,安徽中医学院并入安徽医学院。1975年,国家教育部批准恢复安徽中医学院。2000年,安徽省医药学校并入安徽中医学院。2011年,省政府批准在安徽中医学院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2013年,教育部同意安徽中医学院更名为安徽中医药
2024-01-04 11:04:06
2024-01-04 10:59:50
2024-01-04 10:42:05
2024-01-04 10:41:46
2024-01-04 10:22:40
2024-01-04 10: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