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强基计划招生有什么限制?

2024-10-16 23:48:27 | 优佳网

今天优佳网小编整理了强基计划招生有什么限制?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强基计划招生有什么限制?

强基计划招生有什么限制?

高校不得发布未经教育部备案的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或进行虚假招生宣传;
不得以任何形式组织与强基计划招生挂钩的冬令营、夏令营及考核工作,或委托个人或中介组织开展报名、考核等有关工作;

高校招生工作人员、专家评委不得参与社会机构组织的各类培训、辅导活动;不得以“新生高额奖学金”“入校后重新选择专业”等方式进行恶性生源竞争或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

未经批准不得突破强基计划的招生计划录取;

不得在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或新生入学报到环节更改考生录取专业;

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就读;

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不得擅自扩大强基计划招生高校范围或出台与国家招生政策相抵触的招生办法;

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不得为不符合要求的考生或违反规定程序办理 录取手续;

有关中学等不得出具与事实不符的考生推荐材料、证明材料等或在考生综合素质档案中虚构事实或故意隐瞒事实。

强基计划招生有什么限制?

强基计划和高考录取有冲突吗?报名后能改专业吗?

很多同学在报考志愿的时候可能会产生一些疑问,因为我们都知道高考报考志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情。很多同学可能会在报考志愿的时候出现一些失误,那么就会给自己人生造成不可弥补的遗憾,这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情。所以说有的同学可能考出了很优异的成绩,但是在报考志愿时,却因为种种原因错失了自己的理想学府,这也是一个非常遗憾的事情。那么有人也会对于高考志愿存在一定的疑问,就比如说强基计划和高考录取有冲突吗?报名之后能改专业吗?下面小编来和大家说一说。 优佳网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强基计划和高考录取并没有冲突,而且强基计划会对自己的学业有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因为我们都知道强基计划是扶持那些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可以给他们降分录取的资格。所以说在报考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而如果没有被该院校录取的话,也是可以进行正常高考录取工作的。并且在报考平行志愿的时候,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其次,强基计划报名之后并不能改专业,因为我们都知道这是教育部明确规定的。强基计划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之后,如果顺利的话,就可以在学校里面继续深造,但是并不能改专业。强基计划主要都是维持国家选拔技术人才,所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保障。并且,对很多成绩优异的学生也有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

总而言之,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情,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而强基计划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对于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以上就是小编的说法,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强基计划招生有什么限制?

强基计划专业就业前景

优佳网(https://www.cyjyxxw.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强基计划专业就业前景的相关内容。

强基计划专业的就业前景实际上并不是冷门领域,相反,它们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以下是具体的专业及其就业方向:
1. 数学类专业:数学专业的毕业生通常在精算、银行、证券、编程和数据分析等领域从事技术性工作。他们还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跨专业考研或就业并不困难,可以转向多个理工和经济专业。
2. 物理类专业:物理学专业的毕业生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很多人选择继续深造或从事科研工作。他们可以在高校、国防部门、科研机构等领域从事教学研究或科研管理工作,或者在企业中从事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
3. 化学类专业:以北京大学为例,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多数选择继续深造或从事化学科研工作。他们可以在医药、生物、教育、石油、化工等行业找到工作,担任化验员、研发工程师等职位。
4. 生物类专业:生物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工业、医药、食品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管理相关的工作。此外,他们还可以成为初高中生物教师、研发人员或在大城市的知名生物医药企业任职。
5. 工科类专业:强基计划开放的工科类专业包括核工程与核技术工程力学。工程力学的毕业生主要在土建领域工作,而核工程与核技术的毕业生则主要从事核工程和核技术的实验研究、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工作。
6. 历史类专业:历史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选择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或者在党政机关、教育单位、新闻出版和文化事业等部门从事管理和专业工作。
7. 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基础教育教师、编辑、文案策划等工作,或在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部门工作。
8. 哲学专业:哲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行政管理部门、学校、科研单位、新闻出版等部门从事管理工作或研究性、采编类工作。
9. 基础医学:基础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选择在研究所做科研工作,或在医药公司从事药品研制或医药代表工作。他们还可以成为医药公司的老师或从事教学工作。
强基计划旨在选拔培养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考生的招生模式。高校将根据考生高考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因素,确定录取名单。

以上就是优佳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强基计划招生有什么限制?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优佳网:www.cyjyxxw.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强基计划招生有什么限制?”相关推荐
强基计划有名额限制吗
强基计划有名额限制吗

浙江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名单浙江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名单浙江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2022如下北京理工大学强基计划在四川的最低综合成绩数学与应用数学645.63分、化学622.05分、智能无人系统技术656.38分。在重庆的最低综合成绩数学与应用数学625.28分、化学618.63分、智能无人系统技术638.75分。山东大学强基计划在四川的最低综合成绩数学与

2024-10-13 19:13:14
什么是强基计划招生
什么是强基计划招生

什么是强基计划招生强基计划招生也叫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强基计划目标定位: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

2024-10-10 10:41:53
什么叫强基计划招生
什么叫强基计划招生

什么叫强基计划招生1.强基计划是一种针对优秀学生的学科选拔机制,旨在培养未来能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人才。2.该计划特别强调选拔那些在基础学科领域展现出色潜力的学生,如数学、物理、化学等。3.参与强基计划的学生通常需要具备优秀的高考成绩,并且有志于在基础学科领域深入研究。4.强基计划下的招生条件包括:必须是高三在读学生,符合高考报名资格,并且在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5.

2024-10-12 00:39:01
强基计划有什么好处
强基计划有什么好处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具体是怎样的?清华强基计划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在取消自主招生后,在部分高校开展的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强基计划报名条件由招生高校制定,具体可参考所报考高校的招生简章、招生专业、报考条件等信息。已知的是强基计划报考条件是要求高考总分占比不低于85%,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

2024-10-10 21:07:35
强基计划有什么要求?
强基计划有什么要求?

自主招生和强基计划的区别强基计划和原自主招生有主要在选拔定位、招生专业、入围校考依据、录取方式四方面有区别。“强基计划”的实施,不仅会优化高中育人方式,也促使高校培养人才的优化。高校若想得到优秀的生源,必然要在管理制度、培养方案、等方面更加完善。此次的改革,更加公平、公正、科学,是利国利民的科教育人机制。自主招生与强基计划的区别在哪强基计划和自主招生的具体区别一、选拔定位不同

2024-10-12 00:19:19
什么是强基计划?39所强基计划大学招生专业
什么是强基计划?39所强基计划大学招生专业

浙江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名单浙江大学强基计划录取名单浙江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2022如下北京理工大学强基计划在四川的最低综合成绩数学与应用数学645.63分、化学622.05分、智能无人系统技术656.38分。在重庆的最低综合成绩数学与应用数学625.28分、化学618.63分、智能无人系统技术638.75分。山东大学强基计划在四川的最低综合成绩数学与

2024-10-10 19:20:00
强基计划招生什么意思
强基计划招生什么意思

强基计划招生什么意思1.强基计划招生旨在选拔那些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2.参与强基计划试点的高校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3.强基计划的录取依据是高考成绩,高校会根据考生名单和高考成绩的一定倍数来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4.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会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低于85%,然后根据考

2024-10-11 02:56:21
什么叫强基计划生
什么叫强基计划生

强基计划36所一流大学名单强基计划中,36所一流大学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

2024-10-13 03:13:45